网站导航
教学动态
730301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发布时间:2022-08-09
浏览量:846

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 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 专业名称: 会 计   适用生源: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  学 制: 三 年   编制部门: 经 贸 信 息 部   编制时间: 2019 年 9 月 2 编制人员  编制单位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经贸信息部会计专业 专 业 负责人 汪 艳 凤 主要撰写人 汪 艳 凤 主要完成人 序 号 姓名 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资格 1 汪艳凤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高级讲师 技师 2 马培红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讲师 技师 3 胡志香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高级讲师 技师 4 田红敏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讲师 技师 5 王彩虹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讲师 技师 6 梁致敬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讲师 技师 7 王洁 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讲师 技师 8 审批程序: 部门 会计专业建设指 导委员会 部系 教务处 实训处 签字3 一、引言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4 二、招生对象与学制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4 三、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4 四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6 五、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6 六、教学进程计划与时间安排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 七、毕业要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 八、继续深造学习建议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 九、编写依据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4 河南省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 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 一、引言  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》,使 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,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中 等职业教育要求,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,以能力为 本位,以学生为主体,立德树人,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,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,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 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。特制定会计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。 二、招生对象与学制  1. 招生对象:普通初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 2. 学制:三年。 三、 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   根据目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,中职会计专业应 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,以就业为导向,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 念,以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宗旨,建立以岗位能力 为基础的多元化、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。通过专业基础 理论的教学和具体的岗位职业技术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,并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会计专业只是运用到具体的实 践中,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,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。本专业人5 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: 1.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、面向市场,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, 确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。 2.坚持德育为先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弘扬民族精神、时代 精神,加强以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。 3.坚持“做中学、做中教” 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特色,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,强化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,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。 4.坚持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、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,合理确定学 时比例,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。 5.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,学校可根据当地经济、行业 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,在课程设置、教学安排、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 一定的灵活性。 6.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,实行“多证制”教育 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,加强实 践性教学环节,要以会计核算、财务管理及管理软件操作能力为本位 构建培养方案,对岗位进行能力分解,根据会计专业的技能特色,要 依据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、较强的核算能力和操作能力技能为核心,6 形成会计专业领域的实训教育体系,并以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主 体,实行“多证制”制度,提升学生个人的就业能力。 四、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 教育部 2009 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 出: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,德、 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综合职业能力,在生产、服务一线工作的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。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能够将实 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;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、继 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掌握必要的文化基 础知识、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,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 定的创业能力;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;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 的能力。按照这一表述,我校应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科学文 化素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,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。学校 教学内容应符合这一培养目标。 五、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 (一)文化基础课程 1、语文  立足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 供能力基础,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,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、价 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。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和职业色彩,牢 牢把握应用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渗透两个重心。 2、数学 7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,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 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;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、计算工具使用技 能和数据处理技能,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空间想象能力、分析与解 决问题和数学思维能力;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实践意 识、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,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。 3、英语  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,重视培 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。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 要目标,但打好基础要遵循“实用为主、够用为度”的原则,强调打 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;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 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。 4、体育  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,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要求,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,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,以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学生体能的要求。 5、德育  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,是各专业学生 必修的基础课,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。德育课的主要任务 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 点教育,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,经济与政治基 础知识教育,法纪法制教育,文明礼仪、行为规范教育,职业道德、 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,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创业观,进8 行职业生涯设计,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教材。 6、计算机应用基础 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计算机基本知识,能熟练 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,使学生达到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后继课程 和本专业专业课学习的目的。 (二)专业基础课 1、基础会计  掌握会计的概念、职能、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;理解会计的对象、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,会计要素的关系,会计核算形式的 特点及其适应范围: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、账户结构、借贷 记账法、记账凭证的填制、会计账簿的登记、成本与费用要领费用分 配的基本方法、简要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等内容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、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、会计电算化 管理、账户的分类等内容。 2、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  熟悉会计法律法规、支付结算管理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 制度,掌握有关法律条文及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,懂得会 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,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。 3、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 了解我国的财政体制,掌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,熟 悉财政监督和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;了解我国的金融体系,掌握中 央银行、商业银行、政策性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;9 理解银行计划管理的内容、金融市场的构成等。 4、财务会计  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、基本方法;掌握货币资产、 应收预付账款、存货、投资、固定资产、在建工程、无形资产等资产 类科目的确认分类及计价方法;掌握流动负债、长期负债的、非流动 负债、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分类及计价方法;掌握的收入费用利润的分 配及计价方法;熟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。能独立处理企业的常规会计 业务。 5、成本会计  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;掌握要素费用、辅助生产费用、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 配;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;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。 (三)专业技能课 1、会计基本技能  熟练掌握钞券的单指单张点法、扇面点法;掌握会计数字的规范 写法以及订正方法;熟悉各种传票及账表的格式及填制方法;能利用 算盘进行加、减、乘、除的计算以及其他计算工具的应用。 2、会计电算化 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,使学生熟悉会 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,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 实务操作技能,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,从实际 应用的角度出发,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,为学生今后从事10 会计工作和通用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3、会计单项模拟实习  掌握会计凭证与账簿的填制与审核;掌握小企业会计循环的整个 过程。熟练操作出纳岗位的具体工作,熟练操作材料会计岗位的具体 工作,熟练操作收入利润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。 4、会计综合模拟实习  熟悉工业企业会计处理的整个会计流程(审查原始凭证--填制记 账凭证--过账--编制试算平衡表--结账--编制财务报告)。熟悉商品 流通企业会计处理的整个会计流程。 六、教学进程计划与时间安排 课程名称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语文 440 5 5 6 6 数学 440 5 5 6 6 英语 440 5 5 6 6 体育 80 2 2 2 2 德育 160 2 2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0 3 3 基础会计 220 5 5 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 220 5 5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220 5 5 财务会计 220 5 511 成本会计 220 5 5 会计基本技能 220 5 5 会计电算化 220 5 5 会计单项模拟实习 240 6 6 会计综合模拟实习 220 5 5 注:各教学环节总体安排 1. 本专业学制 3 年,前两年在校学习,第三年定岗实习。 2. 第一学期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 2 周; 第五、六学期定岗实习期间,对有升学要求的学生由学校组织返 校针对复习。 七、毕业要求  1.所修课程(包括实操课程)的成绩全部合格。 2.参加半年以上的实习并成绩合格。 八、继续深造学习建议  通过第五、六学期对口升学拓展课程学习,可以完成对口升学前 期的学习准备。 九、编写依据  依据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标准》制定。